文明河北·我和我的双争故事|微光成炬 生动书写双争答卷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5:48 点击次数:140
【阅读提示】
“我是文明市民、要为城市争光,我是燕赵儿女、要为河北争气”。双争活动开展以来,广大燕赵儿女立足岗位,将这份信念化作生动实践,或在危难中挺身,或在平凡中坚守,或在传承中创新……他们用点滴行动诠释双争内涵,展现了新时代河北人昂扬向上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,汇聚起加快建设经济强省、美丽河北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的磅礴力量。
用笔墨守护红色记忆
刘秘莲
我生在肃宁一个崇尚文化的家庭,从小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,尤其痴迷那些反映家乡抗战烽火的小说。书里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,在我心中埋下了崇敬的种子。
长大后,聆听长辈们亲口讲述的烽火岁月,我猛然感悟:那些书中的故事并非虚构,它们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脚下土地上,书中的英雄,正是我们身边这些沉默的父辈乡亲。
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我心中升腾:对英雄的崇敬不能只藏在心底,我要为他们做些什么,要让他们的故事流传下去。这成为我践行“我是文明市民、要为城市争光,我是燕赵儿女、要为河北争气”的原点。
退休后,我立刻行动起来,带着录音笔和笔记本,一次次重访那些曾给我讲故事的老人们。我反复聆听、记录,核对每一个细节,包括时间、地点、人物,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。
经过无数次走访求证,一篇篇饱含血泪与荣光的纪实文章诞生:《齐会战斗记》,反映老八路刘福增在战斗中负伤,由白求恩亲手取出弹片的故事;《舍生忘死救亲人》,讲述村妇救会主任杜文秀的壮举……当这些凝结着心血的文章,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,由沧州市政协、市委宣传部、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刊印发表时,我感到无比欣慰。